2024年3月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走进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参加“胸怀祖国 强国有我——弘扬留学归国科学家精神”科普展览配套举办的第三场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主办、上外松外、致公党松江总支协办。同学们参观科普展览,听科普讲座、看科普纪录片、畅谈手抄报绘制心得、还在现场进行了科普实验,在初春的午后享受了一次丰盛的科普大餐。

阅读科学家书籍
详解科学家生平经历
除了发放宣传册等活动物料外,还根据弘扬留学归国科学家的主题,向同学们赠送了《把一生献给了核事业——邓稼先》传记书籍。有的同学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书里展现了邓稼先投身国防事业,隐姓埋名数十载,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一本非常值得青少年珍藏阅读的榜样故事书

参观科普展览
感悟留学归国科学家精神
“归国科学家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哪些牺牲与奉献?”“两弹一星元勋中有多少是归国留学生?”“在乘风破浪的新征程中又有哪些优秀归国科学家的事迹?”带着这些问题,大家一起参观了“胸怀祖国 强国有我——弘扬留学归国科学家精神”科普展。展览通过对留学归国科学家们的史料展示,帮助当代青少年深入了解和感悟科学家精神,鼓励他们以老一辈留学归国科学家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讲解员还结合刚刚过去的3·8国际妇女节,重点介绍了展览中的“她”力量,王承书等留学归国女性科学家的事迹熠熠生辉。她们有的为了国防事业隐姓埋名数十年,有的为了人民健康翻山越岭拯救万千生命,对科学家精神作出了完美诠释。
展览中,同学们还在志愿者的协助下探索了现场的各种实验道具,对相关学科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聆听专题讲座
描绘留学归国科学家群像
参观后,大家一起听了《一片赤诚为报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归国科学家群像》的科学家精神讲座。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归国潮谈起,通过“中国留学生的艰辛回国路”“乘坐威尔逊总统号第十七次航程的归国科学家”等篇章,多维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参加建设的老一辈留学生科学家的光辉事迹。

讲座中还安排了许多充满趣味互动性的答题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畅谈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自己的成长奋斗志向。
讲座前,大家还一起观看了纪录片《中国脊梁:“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跨越历史时空,与这位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留学归国科学家相会,感受他秉持科学家精神,用毕生精力为中国核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故事。
手抄报展示分享
畅谈“我心中的科学家”创作心得
结合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本次科普展览系列活动还开展了“我心中的科学家”手抄报征集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都是优秀手抄报的作者,大家在手抄报的展墙上寻找自己的作品,边看边交流。

动手自制空间站
激发对载人航天工程的兴趣
本次活动还举办了科普小实验,DIY航天空间站。同学们认真聆听志愿者老师对空间站的讲解,学习了中国空间站的构造、空间站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天宫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意义,并在家长的协助下亲手组装了旋转马达,制作完成空间站模型,使小小的空间站运转起来并仔细观察。科普小实验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中学生探索载人航天工程等前沿科技的兴趣。

志愿者细心服务
为科普展览增光添彩
本次科普活动在上海志愿者网站发布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培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纷纷报名参加,他们有的负责签到、为同学们发放书籍,有的协助引导观众,有的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担任科普讲解员、在展厅中为学生答疑解惑,为科普活动的顺利安全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