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日,上外松外七年级亲子研学团的十五对学生与家长走进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参加现场教学活动。孩子们参观展览,学习中国近代留学历史;动手实验,感悟科学家精神,在寓教于乐中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周末。

这次活动由家长和同学们自发组织。在参观“国旗代表我的心——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归国潮”主题展时,同学们一边阅读浏览展板上的图文,一边聆听讲解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是如何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参加建设的故事。当讲解员讲到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5年,最后历经重重曲折才得以回归祖国的事迹时,同学们和家长都听得格外认真,老一辈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报国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常设展览玄奘画像展板前,同学们对玄奘“留学僧”的故事很感兴趣。听完讲解员介绍玄奘跨越艰难险阻,西行留学印度的事迹后,组织此次活动的领队(一位同学的家长)还以玄奘的西行路线图为教材,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教学。同学们说,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西游记》中的唐僧有那么曲折的求学经历,值得后人敬仰。

进入中国近代留学展区,从容闳到留美幼童、从福州船政留学生到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甲午海战,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这段处于启蒙探索阶段的中国留学教育历史。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与留美幼童年纪相仿,他们对留美幼童的留学故事也都很感兴趣,大家在展示的籍贯资料中找出了祖籍松江的一位幼童,并对幼童回国后的事业发展开展了热烈的交流。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如何传播到中国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由哪位留学生翻译的?”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深入思考“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陈独秀与李大钊、第一版中文《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留法勤工俭学归国的周恩来与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留学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建立的不朽功勋。

在“两弹一星元勋”展区,讲解员着重介绍了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等留学生突破重重阻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故事。同学们边看边记,老一辈科学家在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为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感人事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还一起参观了“胸怀祖国 强国有我——弘扬留学归国科学家精神”科普展览。展览通过展示不同阶段留学归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爱国故事, 再现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留学归国的中国科学家形象,他们秉持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为中国的国家安全、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展览结合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还面向松江区的学生开展了“我心中的科学家”手抄报征集活动,并将优秀作品在科普展中进行展示。一位同学就在手抄报展示区看到了自己投稿的作品,兴奋地合影留念,并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了创作心得。

展览现场还布置了许多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仪器,大家在了解这些领域科学家的故事的同时,也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动手做做实验,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