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东华大学研究生院教师来到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在展览中追寻老一辈留学生群体的爱国报国足迹,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

在世界名校墙展区,老师们浏览着全球知名高校的校徽,就东华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葡萄牙马德拉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海外高校开展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现场交流。
在留博馆合作挂牌区,老师们在东华大学“留·在这儿”统一战线联创联建点的铜牌前驻足讨论。2023年5月18日,东华大学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并挂牌,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和调研活动,鼓励留学归国青年要以老一辈归国留学生为榜样,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立德树人,报效国家。

走进“留根铸魂”常设展厅,一面鲜艳的国旗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这面国旗是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出国求学时随身携带、回国时又带回国内的国旗,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留学生澎湃的爱国热情和立志报国的决心。
从中国近代第一个留学生容闳到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再到严复等船政留学生,老师们详细了解了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以及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对铁路、电报、煤矿等行业做出的贡献。

在留学日本、留学法国展区,老师们仔细观看每一件照片、每一件展品,进一步加深了留学日本的陈独秀、李大钊、陈望道,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留学生宗谱展区,老师们找到了东华大学的老教授周世逑的名字,大家对他的留学故事以及对祖国纺织工业所做的贡献津津乐道。2023年,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与东华大学合作举办了一场“心系民族振兴事,肩扛治学育人责——纪念周世逑先生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讲述了周世逑先生寻根报国的生动事迹。东华大学建校早期有一批令人敬佩的留学归国前辈,周世逑先生是其中的缩影,他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影响了一代代东华人。
在新中国展区,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华大学机械系热工教研组的学术带头人陆子敬的留学回国介绍证明书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与夫人艾国英在1950年响应周总理的号召,乘坐“威尔逊总统号”第十七次航程回国建设新中国。
在“两弹一星”元勋展区,展柜中的一枚“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吸引大家,这是2025年新增加的一件展品,是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颁发给周善铸(留学法国)的一枚纪念章。2025年1月22日,周善铸将他获赠的这枚纪念章捐赠给了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老师们听着讲解员介绍纪念章背后的艰辛故事,希望更多的人能透过这枚纪念章了解老一辈优秀科学家的奉献钻研精神,薪火相传。

大家还参观了“飞行无限 逐梦蓝天”航空科普专题展。通过“飞向蓝天”“启航梦想”“航空报国”“海归贡献”“天马行空”五个展区,系统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后航空事业的光辉历程,以及中国留学生在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中作出的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