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党支部带领中德国际学院学生来到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参观学习,开展支部党建活动。
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来馆参观的同学大部分都有留学德国的计划,大家在世界名校展区寻找着自己向往的德国高等学府,驻足互相讨论。
在常设展厅中,同学们用心凝望着一面由留学生出国时随身携带、回国时又带回祖国的国旗,听讲解员介绍国旗背后的故事。这面国旗所蕴含的留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眷恋,深深感染了大家。
根据党建活动的主题,讲解员着重介绍了老一辈中国留学生在建党建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社教文化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学们沿着中国留学史的发展脉络,认真聆听,对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求学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以及留学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路上的坚定初心和牺牲精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留学美国展区,大家详细了解了“庚款留学”的事件背景,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等代表人物的留学经历,还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和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历史沿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促进了中法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专业人才和革命领导骨干。讲解员在留法展区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年的勤工俭学生远赴法国,在艰苦的环境下兼顾学习和工作,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
在新中国和两弹一星元勋展区,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参加建设的经历。尤其是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5年,最后历经重重曲折才得以回归祖国的事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德国际学院的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为培养学生们拥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理解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今后能和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博物馆的教育研学优势,举办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