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在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培养了哪些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回国留学生经历了何等艰难险阻?带着这些问题,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的30余位党员学生于2024年11月19日来到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参观展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同学们说,海洋大学爱恩学院大约有30%的学生将来有留学海外的计划,在世界名校展示区,大家纷纷寻找着自己向往的学校,互相讨论不同学校的专业情况。
大家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很感兴趣,在参观时认真看认真听,从容闳到留美幼童、从福州船政留学生到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甲午海战,从留学日本到留学美国……同学们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仔细观看展柜中展出的由留学生捐赠的实物展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结合党史现场教学的主题,讲解员着重把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与党史内容相结合,营造了浓厚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参观学习氛围。大家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阅读着展板上详实的文字内容、观看展柜内反应不同时期留学教育发展脉络的珍贵藏品,对老一辈留学生走出国门求学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以及留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成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留法展区,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历史,周恩来、蔡和森、聂荣臻、王若飞、邓小平、陈毅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法国的学习工作经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留学生宗谱展区,许多同学根据宗谱墙上的名单,使用了查询系统调阅自己感兴趣的老一辈留学生的资料,展柜中珍藏的近现代留学生的档案资料和学习用品也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讨论。
参观“追梦中华 侨光物证——旅俄华侨、留苏(俄)学生的家国情”(上海)巡展时,同学们有的阅读刊物,有的认真听讲解,有的自由参观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学习了旅俄华侨和留苏(俄)学生的奋斗历史和卓越贡献。
延伸阅读
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是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提供专业讲解、开展专题讲座或举办展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留学生文化和留学生精神,树立热爱祖国、学成报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