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党委及团委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开展入团积极分子学习活动。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jpg](/d/file/2024-11-30/cd8729743a28f10c97b61feab8b7e4dc.jpg)
同学们一进入博物馆序厅就被巨大的树根吸引,讲解员介绍了这个由树根、海龟等组成的“海归寻根图”及其象征着留学生回国报效祖国的寓意。
参观常设展览、学习中国留学生历史是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容闳到留美幼童,从留学日本到留学美国,从中国共产党的筹备成立,到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大家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阅读着展板上详实的文字内容、观看展柜内反应不同时期留学教育发展脉络的珍贵藏品,感受老一辈留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 (2).jpg](/d/file/2024-11-30/3745990e552d5be0afbba40deb19260b.jpg)
在新中国展区,讲解员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时使用的行李箱及留学回国证明等藏品,介绍了中国留学生的艰辛回国路和当时鼓励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重视留学生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改革开放展区,一套床单和毛毯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这是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批第八期留学美国的孟国庆刚到美国时,中国驻美大使馆发给他和留学生们的床上用品,伴随了他的整个留学生活。这套化纤制品看似普通,其实不凡,它见证了国家对留学生的关心关怀,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开放留学历程。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 (5).jpg](/d/file/2024-11-30/dd223be1dc8cb48f3c3ddd1af18df2d0.jpg)
活动中,讲解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的回信、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精神、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等内容,向同学们进行了“云间理堂”微宣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