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图书
《低碳思想》
《中国留学生在上海》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低碳化生存:城市更美好》
《中国民办博物馆经营探索》
《李克欣闲谈建筑用能》
 更多图书
您当前的位置:桐欣书库

作者

李克欣 主编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第一版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页数

338页

责任编辑

李云

责任校对

张珊

封面设计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定价

60.00元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三十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2011年底的统计为51.27%,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70%左右,基本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是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大事情。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目的,是着眼于提高全体国民生活水平,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解决诸如土地问题、水问题、化石能源问题以及"城市病"问题,满足全体国民幸福感需求。

中国城镇化的问题在基础设施领域可以归纳为"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两大类。

城市发展问题的本质是资源问题,包括土地空间资源、能源、水资源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类资源的推动与制约作用非常明显。而中国长久以来的快速城镇化,主要是靠粗放式的城市发展来推动的,在其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城市能源等,在目前世界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可用资源越来越少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城镇化所必须解决的课题。

城市能源消耗迅速增长,特别是东部等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能源供应状况一直比较紧张。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行机动化趋势增强,大中城市交通拥挤导致"出行难"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下降,在拥堵中浪费了大量的城市交通空间和能源。

水务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资源性缺水以及水资源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的不均匀,致使很多城市的发展受到水资源制约,而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水污染等问题,使城市缺水现象更加普遍。另外,城市排水的过度集中化也限制了城市的排水容量,不利于城市防洪、排涝安全。今年北京特大暴雨,对于城市的排水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挑战,引发人们对于城市排水、排涝安全的深刻反思。

城市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差、悬浮物颗粒较多,PM2.5超标,能见度较低等问题困扰着许多城市。加上城市噪声污染、光污染等问题,使得城市整体的空间品质、居民生活品质受到巨大影响。

中小城市的老城区拥挤问题,比大城市的拥挤问题更加难以解决。而在中小城市的外围,由于"政绩评价"体系的存在,往往存在一些贪大求洋、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致使城市外围地区大量建设新区、新城。但由于中小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相对较低,新城区对于人口、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吸引力不足,导致了大量"鬼城"、"空城"的出现,既浪费大量资源,又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安全问题的本质是过于集中化。人类技术发展的路径是分散式一集中式一分布式。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在近三十年中,主要体现在集中式发展上。参照北京、上海的大城市模式,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呈现出"摊大饼"式布局,市政设施布局与配置存在过于集中化的倾向。能源供应、水务、垃圾处理等生命线工程过于集中和单一化,一旦出现突发事件,会给城市带来系统性的、灾难性的整体影响。

要解决上述问题,取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应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与技术路径。这是笔者所效力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城市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城镇模式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城市"模式?笔者的研究团队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邀请多领域的相关专家共同编写《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2)》(以下简称"报告")。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达成以下目的:

一、通过研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政策措施、技术动态、规划建设实践,为相关领域的学者、科研工作者、城市工作人员以及城市决策团体提供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引领中国城市领域的低碳发展方向,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二、通过该报告的年度发布,在中国建立起研究机构、相关企业、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城市建设部门的多方合作平台,更好地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战略建议、技术支撑,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三、建立城市低碳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建设"好城市"为基本出发点,形成综合性的城市低碳发展指数。分析城市在低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低碳发展评价办法,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评价。

本报告分为上篇"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动向研究"和下篇"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评价研究"。

上篇全面总结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的思想动向,以及城市各个系统的研究动向,包括空间规划技术动向、生态规划动向、交通技术动向、能源技术动向、水务技术动向、垃圾处理技术动向、建筑节能技术动向、信息技术动向。

第一章介绍目前全球"低碳城市"相关领域的研究动向、研究成果,以及各地政府、相关组织针对"低碳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所规划、实施的一些实际项目,通过这些项目与相关政策,回顾"低碳城市"领域的整体发展背景。

第二章介绍城市规划领域的低碳发展动向。随着"低碳"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广泛认同,在城市规划领域也开始引入"低碳"机制。世界各个国家都在适应本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作为本国发展低碳城市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城市建设在"低碳"领域的实践。中国积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和示范工作,致力于降低城市碳排放,缓解"城市病",探索我国城市的可持续道路。

第三章从低碳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内容、技术方法以及规划建设案例四个方面,对中国低碳城市生态规划动向进行了汇总与论述。着重介绍了低碳城市生态规划原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碳汇系统、低碳化的交通系统的规划动向;土地生态适宜性、景观格局、环境容量、生态敏感性、生态足迹、生态安全格局、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等主要技术方法;同时,对几个城市进行了生态规划简析。

第四章描述城市交通的低碳优化发展模式,倡导交通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降低交通方式的环境影响,鼓励非机动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等,强调以TOD的方式来开发城市,提倡使用节能型和新能源汽车,探讨汽车租赁和汽车共享等模式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角度来考虑建筑、交通、环境的一体化发展,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节约交通出行所需的空间,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章从城市的能源政策发展方向、能源技术发展动向和城市能源发展的规划案例三个方面探讨了城市低碳发展的能源发展模式,为我国城市低碳能源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第六章从城市低碳水务过程中的政府管理职能入手,指出在水务管理中政府应承担的一系列管理职能,通过水资源管理、水权、碳交易、水价管理等机制实现水务全过程的管制。同时,介绍全球水务技术的一系列革新,包含了供水、城市生活污水、废污水处理、冷却水技术、非地表水资源的利用、污泥处理和处置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指出了未来水务系统低碳化的发展方向,包括了城市水务的"转移碳排放"、分离与资源利用、蒸发水的回收、超高浓缩倍数的使用、冷却水循环中的生物处理技术、排放标准、排放总量和水环境承载力等。

第七章阐述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动向。介绍了发达国家和中国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经验,分析了中国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完善的方式。同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生活方式对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影响。重点阐述和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动向,包括填埋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堆肥处理技术、垃圾衍生燃料技术、高温气化熔融技术
及热解技术等。

第八章阐述了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动向。涉及建筑技术、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仿生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诸多技术领域,以及设计、施工、管理、政策法规等诸多部门。分析各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和管理手段,论述了未来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规划设计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的发展动向。

第九章总结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导向,根据信息技术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城市交通、城市公共管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水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发展需求,进而提出低碳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应与城市发展实际相结合,阐述城市低碳信息技术发展动向和未来趋势。

下篇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城市研究中心提出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方法。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种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决策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用"低碳满意度"来表示,主要对城市的低碳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动态评价指标用"低碳影响度"来表示,主要是对城市未来的低碳发展预测,属于城市模拟的一种方法。决策评价指标用"低碳决策度"来表示,将基于现状的静态评价和基于未来的动态评价进行整合,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的描述,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由此,对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重点介绍了静态评价指标体系(即"好城市"评价),选取全国三百余个地级以上城市,根据公开发布的全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这些城市低碳发展综合指标排名。为城市的智慧低碳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途径,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人享受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衷心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中国城镇化发展更加智慧低碳可持续,早日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