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开幕会上,全体委员起立,为抗击疫情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一分钟。

一分钟的默哀,背后是一份提案内容只有115个字的政协提案。提案人是全国政协委员、留学归国博士冯丹龙。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每年提交给“两会”的提案都会成为焦点,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关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默哀的提案》的提案,内容只有115个字(包括提案标题和标点符号在内共有142个字)。
在提案提交后的第二天,冯丹龙就收到了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的短信答复。短信中写道:“冯丹龙委员,根据全国政协领导同志指示要求,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您提交的‘关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默哀的提案’,已转送全国政协办公厅。特向您报告。”政协会议召开时间确定后,这份提案很快就有了肯定的答复。5月6日,全国政协办公厅工作人员电话中向她确认,本次大会议程中将会安排一分钟默哀。冯丹龙对提案办理成果非常满意,她说:“这体现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

让冯丹龙没想到的是,与这篇提案有关的新闻,从5月21日晚上起就呈现出刷屏态势。她说,这份115字的提案,是她两届政协委员生涯中最短、但也是最动情的一件提案。整个过程让她感觉到,政协提案的含金量不在于篇幅长短、字数多少,关键的是要为国是谋划,为民生建言。
除了这一篇默哀提案,冯丹龙还提交了《关于促进老龄人口疫苗接种提升总体健康水平的提案》和《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有序发展、尽快发挥其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补充作用的提案》等提案,她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希望以实际行动为政府工作献计献策,为保障全民健康、维护国家安全出谋划策。”

我和冯丹龙的相识,缘于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几年前,部分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到中国留学生博物馆调研,冯丹龙在“天下归心”常设展览的“留学生宗谱”里,看到了外公余心清、外婆刘兰华的名字。她很激动,和我谈起了外公外婆的故事。后来,她又多次来馆,临摹了爷爷冯玉祥将军的“还我河山”书法作品,捐给了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