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从法国回来的周善铸先生和夫人杨锦晴、女儿周之权、女婿田国樑一家四口专程来到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将一家两代4位留学生的学生证、工作证、归国留学证明及国外友人赠送的书籍等留学纪念品捐赠给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周善铸生于1932年1月,1991年5月加入致公党。1986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法国开展合作研究。回国工作期间,有多项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等奖励。1992年退休后受聘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任客座研究员,并兼任大巴黎(奥尔塞)地区中国留法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享受法国政府终身养老金。热心中外文化交流,曾获上海市作家协会、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等颁发的各类奖状。

1986年,周善铸初抵巴黎,于凯旋门前留影

1987年,周善铸教法国学生汉语和写毛笔字

2006年,周善铸获加拿大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奖状(捐赠)

1986年到1998年期间,周善铸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工作时的工作证(捐赠)
2015年,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办“祖国记忆——走近致公党留学生党员”专题展览,周善铸先生是入展者之一。2018年,应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约稿,周善铸先生创作了《我非异乡孤独客——怀念巴黎中国学联的春节活动》,入选《留法四十年》一书。因远在法国,加之女儿女婿工作繁忙,周善铸先生虽然与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有三年多的邮件往来,和李欣欣馆长也经常有微信联系,却一直未能来馆。为了把这些留学纪念品捐赠给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周善铸先生一定要夫人和女儿女婿一同前来,以示全家人对此次捐赠的重视。



观众参观专题展中周善铸的展板
周善铸先生的夫人杨锦晴是改革开放后1982年公派赴美的访问学者。1982到1984年期间,国家公派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进修工作两年,按时回国。1997年获邀赴法国国家质谱核谱中心学术交流三个月。

杨锦晴的留学回国证明(捐赠)

杨锦晴在美留学期间,美国实验室发放的津贴支票存根(捐赠)
周善铸先生的女儿周之权,于1990到1995期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巴黎十一大)留学,获巴黎大学辐射化学博士,之后赴新加坡工作,2002年回国。

周之权在法国留学期间的学生证(捐赠)
周善铸先生的女婿田国樑,于1987到1993期间在法国巴黎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巴黎六大)留学,获遗传生物学博士,之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工作,2001年回国。

田国樑在法国留学期间的学生证(捐赠)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馆长李克欣向周善铸先生一家人介绍了留博馆编修《留学生宗谱》情况以及“收藏留学生时光”活动,对他们一家四口表示感谢。之后,全家人一起参观了展览。


周善铸先生的儿子周之理(1994年留学里昂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获计算机工程学硕士)、儿媳潘宏(1996年留学里昂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获计算机工程学硕士)因目前在加拿大,此次没有来馆。他表示,以后有机会将带儿子儿媳来馆参观,共同参与“收藏留学生时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