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留学生宗谱研究之冯丹龙”

时间:2015-10-13 13:36:45  来源:  作者:

 

第五篇:留学日志

李也川

2000-2002年,母亲冯丹龙调任公司纽约总部工作,刚刚读小学的我随母亲一起前往美国,在纽约曼哈顿217公立小学读书。

对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来说,初到美国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与惊喜,感到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不一样。忘不了当时回家会问爸爸妈妈还有姥姥,为什么他们上课可以不用坐在桌子旁,而是可以趴在地上写作呀?为什么他们没有课本?为什么他们没有家庭作业?更忘不了中午食堂里那对于曾经的我来说有多么美味的汉堡和薯条。

后来慢慢发现,美国小学更加专注与孩子们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不会局限在某几个科目之中,更多的是让孩子们随着自己的天性去发展。学校还会教小学生们切身体会什么叫做社会责任。我还记得学校带我们去参加当地的警察局和消防局,告诉小孩子们在遇到危险进,如何自救和保护自己,不是要等到大人才采取措施。

018.jpg

母亲回国后,我也回到中国读书。2011年,我从上海市西中学高中毕业后,于当年8月入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成为母亲的校友。

留美初期,与大多数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一样,中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留学初期语言上的隔阂和作为独生子女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经历都给我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作为家族中的第四代留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家中长辈怀揣追梦兴邦的理想,出国留学后又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的感染,我克服了留美初期的重重压力和种种困难,很快进入角色。

在学习上,我认真努力,课前通过大量的预习,课堂中大胆和同学及教授交流,课后又认真复习,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教授和同学的广泛好评。作为母亲的校友,深感责任重大,需要把先辈遗留下来的好的习惯和优良传统一直保持下来。尤其是作为后辈,更加应该学习先辈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尤其深感压力巨大,承担起家族精神传承的重任。

019.jpg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学校的华人学生人数众多,且来自天南地北。我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心中对篮球和球队的满腔热爱和对球队队员的兄弟之情,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学生团结到一起,创建了一支充满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所有队员而言如家一般的UB CSSA篮球队。作为球队创始人、篮球队队长兼教练,在过去的几年间,我带领球队兄弟并肩作战,在纽约州联赛中斩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在2014年荣获美东联赛第三名的佳绩。

最开始创立球队时,就是想在学校华人之中有一个可以大家一起交流的平台,提供大家一起去切磋技艺的一个地方,没想到周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兄弟,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完成球队的建立。在创建初期, UB CSSA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虽然我也在学生会常委会任职,但学生会给予我如此之大的支持和帮助是我没有想到的。帮助我们克服了初期创建球队时候遇到的种种困难,尤其在场地预订和联系别的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的信息。

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球队成为了学校一支不可或缺的篮球力量,不管是与美国人比赛,还是与各个兄弟学校比赛,亦或者是与其他国家留学生学生会的篮球队比赛,我们基本上都可以获胜,在美东大学生华人球赛里享有一定的声誉。

在球队刚成立的的时候,我们球队一共只有八个人,去别的学校打比赛的时候看到了对面球队十几二十个人的规模的时候,完全充满了羡慕,也更加坚定了我去创办好这么一个球队的理念。而且在美国,大部分留学的课余生活是寂寞无聊的,我希望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大家在课余时间充满激情,抒发对篮球的热爱,把生活和学业中的压力转化成球场上的热情与汗水,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我们的球技不比他们差,也让更多的留学生找到家的感觉。

现在,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对于未来,我计划继续留在美国深造,学成后回到祖国报效国家,继承家族精神。因为我的根在中国,为了一个更加强大的祖国,我一定会学成归来的。

020.jpg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留学博近期活动
相关文章
   徐汇区侨联组织侨务工作培训班学员来馆开展
   “胸怀祖国 强国有我——弘扬留学归国科学家
   李克欣馆长出席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并发表演
   上海海洋大学组织党员学生来馆开展党史学习
   云间理堂 理在心中|松江多个单位来馆开展爱
   少数民族来馆感受优秀留学生前辈的家国情怀
   市委统战部组织党员到馆参观学习
   留博馆成为松江区首批云间理堂、理在心中主
   上海纽约大学留学生来馆参观学习交流
   商务区两新党员来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留学博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