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周恩来总理欢迎海外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号召,巴黎中国学生会积极向留学生介绍新中国建设的情况和政策,与新中国驻瑞士公馆建立固定联系,为留学生们代订《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等,开办图书馆,展示和出借公使馆赠送的新中国出版的图书。同时,学生会还为一些经济拮据公费留学生(原为国民党政府选派,只发回台湾的路费)代向新中国驻瑞士公使馆申请回国路费贷款。为此,林文进和其他一些学生会干事还作为担保人,协助取得路费的留学生回国。1952年底,约有10名留学生取得了回国的路费。

林文进1951年在巴黎大学城
当时,留学生们拿的还是国民党发的护照,林文进等学生会干事为方便留学生回国取得入境手续,又代向公使馆申请回国通行证。1952年底,有数十名留学生办妥了这些证件,回国服务。
巴黎中国学生会组织的中国留学生活动引起了当时法国政府的强烈不满。巴黎警察厅开始传讯学生会的活跃分子,林文进也在其中。警察厅警告林文进,留学生在法国不得进行政治活动,如再不听从将被驱逐出境。1952年8月,法国内务部下令解散巴黎中国学生会和侨联,禁止出版《侨联半月刊》。林文进他们一方面争取舆论和社会名望人士的支持,发动一批法国著名学者联名提出抗议,取得他们的声援;另一方面,由林文进和进步律师出面,与内务部交涉要求收回成命,但没有成功。巴黎中国学生会被迫解散。
1953年初,林文进开始着手自费回国事宜。当时法国船级社一位领导人曾是林文进在造船学院的老师,传话叫林去面谈招聘。林回国决心已定,避而不去。从法国出发,经过英伦(当时从马赛港至香港的法国邮轮,途中停靠南越,因出生在南越,为避免南越反共政府骚扰,宁肯多出费经英伦乘英国邮轮回国),至香港,出罗湖口岸,至深圳。经过二十七天的海上颠簸,1953年2月,林文进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新中国的怀抱。
 
林文进的回国通行证(正反面)
回到祖国的林文进从广东到北京,趁着到中央人事部报到的间隙,他游历了首都北京,更加坚定了为新中国建设奋斗终身的信念。1953年5月,林文进被分配到一机部船舶局产品设计处(现中国船舶总公司七院七0四研究所,为该处扩建后的分支之一)工作,一直从事舰船设备和液压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试验和标准化工作。
1953年林文进(右)回国后到北京报到,在回国留学生招待所门前留影
回国后的林文进一直耕耘在船舶科研工作中,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文革期间,他的家被抄了,他默默地承受着。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春回大地。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林文进终于可以继续进行船舶科研工作了。他兢兢业业,利用自己在舰船动力和液压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主持曾主持过5000升/时离心分油机、ZF-175自由活塞压气机、K-10电动压气机、CTZB250通轴液压泵等十多项较大产品的研究设计,二十多项标准编制,主编《法汉科技船舶辞典》,并进行书籍的翻译工作。他还多次赴法、美、香港、阿尔及利亚、瑞典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合作设计,技术贸易谈判,参加标准化会议,引进先进技术等,同时指导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动力装置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答辩,指导硕士研究,培养不少船舶研究方面人才。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