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8日,重新改版的以“天下归心”为主题的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常设展正式对外开放,引来众多参观者。
梁启超在他所写的«一千五百年之中国留学生»中称,玄奘是我国最早、最爱国、最优秀的留学生之一。
在众多历史学家的研究中,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由他倡导并成行的留美幼童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新中国成立,邓稼先等一大批海外留学生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成千上万的留学生走出国门又学成回国,对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功不可没。即使是留在海外的留学生,也同样以各种方式,支持参与了中国的发展。
为使更多的留学生学成回国,报效国家,党和政府在各个方面给予留学生以极大关怀,应运而生的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秉承“寻根、报恩、中国人”这一理念,成为这种关怀的具体体现。
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是研究、收藏和展示中国留学生历史的“宗祠家庙”,是中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公共平台,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国留学事业发展的工作基地,也是一个温馨的“留学生之家”。
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的常设基本展览以“天下归心”为主题,展馆内的一幅照片、一张考卷、一本旧书、一封信件,无不诉说着国家对留学生的重视,以及留学生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以真诚的姿态,欢迎中国留学生“回家”,每一个“回家”的留学生,就是一个活着的“镇馆之宝”。在“家”里,可以与玄奘对话,与容闳交流,也可以与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留学生交心,与支持留学生事业的各届人士开诚布公,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尽心出力。(桐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