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及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顽疾”。从七、八十年前以晏阳初、陶行知等人为首的乡村建设实践,到解放战争及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中国知识分子、政府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快农村建设步伐而进行的探索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无独有偶的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努力均与一个特殊的群体——归国留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政策指引下,中国留学事业迎来了新的巅峰,留学人数、学科门类、留学国别均大大超过了以往,海外学子归国创业更成为一股新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就解决农村建设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努力——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社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并写入“十一五规划”中,为厘清“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与任务。在这一历史机遇下,新一代留学生将延续着先贤的足迹,秉承“爱国——报国——兴国”的赤诚之心,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各显峥嵘,为中国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也将为广大爱国留学生提供一个报答祖国恩情、展现自身才华的宽阔舞台。
为此,我们今日举办《乡情无限——留学生与中国农村建设》展览,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与事件为纬,勾勒出“星火之炬——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激情岁月——解放前后土地改革运动”、 “时代新篇——21世纪中国新农村建设”三大板块,回顾近现代中国农村沧桑巨变的大事件,并着重展示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农村建设发展的巨大贡献。愿我们以此启迪,勉励精进,在新世纪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中,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