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继伟等表示,浦东将率先试点外国留学生在自贸区就业、推出“减权清单”的多项全国首创的改革措施;同时,推进“双自联动”等初步方案已经形成。
一、谈政府职能:年内将出台首份“减权清单”
自贸区扩区后,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合署申公,进了“一家门”后新的管理体制“磨合”得如何,如何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孙继伟表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和浦东新区政府合署申公后,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市级层面,统筹协调机制有效运行;区级层面,管委会3个内设职能局和5个片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合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各项工作。
政府职能转变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国务院批复的上海自贸区“深化方案”25项内容中,有12项是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孙继伟表示,自贸区正在抓紧制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和“重点改革事项”,这里面内容很丰富。其中主要包括:
1、升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两张清单”。“1.0版”在4月28日已经公布,争取年内推出“2.0版”,倒逼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2、制订和推出“减权清单”,按照清权、减权、制权的要求,争取年内推出首份“减权清单”。凡是没有行政许可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凡是市区两级依据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权力争取率先取消,凡是红顶中介(包括各类评估评审)全部取消和放开。
3、打造网上政务大厅,从提高效能、节省时间转变到“不批少批”,形成网上政务大厅+单一窗口+集中审批的管理服务新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第三方机构的作用,目标是打造“有限”政府和“有为”政府。
二、谈“双自联动”:初步方案已形成
上海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成为浦东的热词。在自贸区,既为上海打造科创中心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也将形成真正的“创新红利”。
孙继伟表示,“双自联动”是一篇大文章,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一个初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方面:
1、建设浦东中部创新走廊,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为核心,延伸、拓展张江的创新功能,北联金桥,中接康桥和国际医学园区,再向南呼应临港,延伸创新链辐射区域,着力打造从基础创新、源头创新、技术转移转化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完整创新链条。
2、推动张江高科技园区从产业园区向科技城转变,依托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新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建设,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强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生态优美、创业氛围浓郁、服务配套完善的科学城,加强科技城与金融城“双城联动”等。
三、谈人才:放宽外国专家就业年龄限制等
在上海市委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中,吸引人才的举措备受关注。正在打造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的浦东将有什么先试先行措施。
孙继伟表示,过去外国留学生在上海无法直接就业,但随着上海纽约大学等国际型高等院校的兴起,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愿意选择在上海发展事业。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先试先行,率先试点外国留学生在自贸区就业。
孙继伟表示,自贸区在实践中发现,一些跨国公司派驻中国的老总等高层次人才年龄超过65岁,年龄“一刀切”不利于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在推进国际化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将放宽外国专家就业年龄限制,缩短外籍高层次人才永久居留证申申周期,简化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证件、人才签证和外国专家证申请程序,探索集中申请“中国绿卡”窗口,扩大方便国际人士就医就学,延长国际中转时间等。
四、谈制度创新:新版负面清单将更短更透明
作为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负面清单历经几版更新,“发酵”效应已经显现。朱民透露,下一版负面清单已经在着手制定中,有关部门正在收集自贸区相关企业等意见,汇总上报到商务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