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15名在澳大利亚留学学生赴万盛支教

时间:2015-12-08 11:21:17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  作者:重庆日报(重庆)

奥林匹克数学、古典舞、护理知识、篮球……12月6日,由澳大利亚重庆商会等联合发起的“2015澳洲国际留学生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动”在南岸区启动。15名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今起赶赴万盛,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

定居澳洲,不忘家乡

据了解,“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动是由澳大利亚重庆商会、中澳国际服务有限公司、重庆澳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公益支教项目。

“2005年,我随丈夫陈代勇离开重庆前往澳大利亚打拼。”昨日,来到启动仪式现场的“小火柴”慈善基金会主席伍明秋女士介绍,自己和丈夫原是渝中区人,如今定居澳洲,在当地创建了中澳国际服务有限公司,为当地华人提供留学、移民、投资、翻译等服务工作。

“在服务当地华人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回报家乡,让山区的孩子也能获到优良的教育。”因此,2012年伍明秋夫妇俩在澳大利亚发起“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动,招募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志愿者,走进西部山区学校支教,为山里的孩子带去新知识。截至目前,“小火柴”支教活动已开展了三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名在澳洲留学的中国学生的相继奔赴彭水、长寿、忠县等地进行了支教。

今年,共有来自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5名中国留学生参与此次支教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和巫泓练是支教团里的两名重庆籍留学生。”在悉尼大学读大三的冯自牧告诉记者,自己是渝北区人,擅长古典舞,此次将为万盛区关坝小学5个班的孩子教古典舞。

家住南岸区的巫泓练也在悉尼大学就读,此次她准备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山区孩子教授英语。“虽然自己是重庆人,但以前很少到山区学校去,希望这次能帮助他们。”

“关坝小学是万盛区最偏远的小学,距离城区有28公里。”关坝小学校长李万建告诉记者,此次留学生们将前往关坝小学的中心校和田坝民族小学支教,山里的孩子也非常渴望大哥哥大姐姐为他们带来新知识。

“‘小火柴’寓意每位留学生志愿者都是一根小火柴,那么‘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留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便会给孩子们带去别开生面的课堂。”伍明秋说,此次支教活动也得到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如重庆图书馆捐赠了2000册图书、重庆工商大学退休教师杨月蓉也捐来300册图书。

据了解,为了让“小火柴”公益支教能成为长期项目,今年10月,伍明秋和丈夫成立了“小火柴”基金会,以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小火柴”公益支教活动。未来,“小火柴”计划支教西部200所乡村学校,惠及上万名农村学生。

陈代勇夫妇日前在澳洲已接受了“逐梦他乡重庆人”栏目的采访,稿件将于不久后刊登于各大媒体。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留学博近期活动
相关文章
   英媒:中国留英学生专业兴趣发生重大转变
   中国留学生“较真”,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反馈
   留学圈的“爱马仕”效应:背后是解不开的“
   上海新举措支持事业单位招聘境外人才
   习近平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的
   这位邻国总统,在中国度过了最难忘的70岁生
   英媒:赴华留学有三大好处
   教育部:关于调整疫情期间对跨境远程文凭证
   反向留学背后:为何他们情愿扎堆去国外?
   升学规划更多样 交叉专业受青睐 中国留学生
留学博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