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20名沪上高校的外国留学生齐聚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参加“来华留学生看中国”首期活动——参观展览,了解留学生历史;畅谈体会,交流来华留学的学习生活经验;制作香囊,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感知中国文化。

第一站 参观展览,了解留学生历史
走进展厅,孔子异国学礼、玄奘印度学佛的历史就深深吸引了大家。这些来华留学生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高校,他们之前对孔子的了解大多限于孔子学院,没想到在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的展柜里看到了耶鲁大学印有“孔子”字样的瓷盘,让他们对孔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双语讲解是本次参观讲解的特点。这些来华留学生的中文水平相对不高,当有一些不甚理解的情况下,英文讲解就派上了大用场。他们还纷纷拿起手机,扫描展览中的二维码讲解词,就会在手机里显示中英文双语讲解内容,不仅了解了展品故事,也加深了中文理解。

大家对清朝最早的三位留学生容闳、黄宽、黄胜,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严复等船政留学生,庚款留学生等都非常有兴趣,详细地询问相关内容。留学日本的陈独秀、李大钊,留法勤工俭学的周恩来、邓小平,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认为了解了他们的留学经历,对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非常有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多中国留学生从海外回国建设祖国的故事让他们身同感受。他们还详细了解了“两弹一星”元勋的历史,为这些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折服。

展柜中展出的不同时期的留学回国证明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有一位来自印尼的同学在看到了70年前到自己国家去留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的回国证明,和同伴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在来华留学展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全球留学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求学,并将所学知识带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同样激励着现场的来华留学生,他们纷纷表示要抓住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努力学习,发挥作用。

第二站 畅谈体会,交流学习生活经验
参观结束后,大家来到一楼的“留学生沙龙厅”进行座谈交流,畅谈参观感想和在中国留学的感受。来自巴拿马的上海海事大学外籍学生代表Joshua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学习、生活和创业的经历。Joshua侃侃而谈,生动有趣,同学们纷纷举手请教自己在沪留学生活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扰,Joshua则耐心回答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留学生们的问题,进行互动。

第三站 制作香囊,体验中国传统民俗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外国留学生都对这一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十分好奇。本次活动专门邀请了对外教育的汉语老师,为留学生们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介绍了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民俗,还在现场教同学们中文朗诵了有关端午节的儿歌。

这位老师身穿汉服,教大家学习制作香囊。留学生们领略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之美,都亲自动手制作了端午节的五彩绳及香囊,对中国民俗工艺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边亲手体验,一边听老师讲解这些工艺品所蕴含的祝福寓意,一边交流制作香囊的技巧和体会,还互相举着做好的五彩线手链拍照留影,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怡然乐趣。现场不时还传出外国留学生们的朗朗读诗声,在诗词里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主办,上海莱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活动结束后,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与来华留学生们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