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著名画家、作家赵蘅女士专程拜访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将其舅舅——1940年留学归国、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的三部著作捐赠给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代表留博馆接受了捐赠,并向赵蘅女士回赠了《捐赠证书》。

赵蘅女士今天捐赠的三部著作分别是杨宪益先生所著的《去日苦多》、《译余偶拾》及《漏船载酒忆当年》。她向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详细介绍了三部著作的故事,并在书籍上题字留言。





杨宪益,1915年1月10日出生于天津日租界。1934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学。194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新中国成立后,杨宪益任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专家,与夫人戴乃迭一起献身中国翻译事业,翻译作品遍及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各个门类,共计近千万字,被誉为“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 独译或与夫人戴乃迭合译有《红楼梦》、《楚辞》、《唐代传记选》、《史记选》、《儒林外史》、《关汉卿杂剧选》、《长生殿传奇》、《老残游记》、《古代寓言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宋明平话小说选》、《鲁迅四卷选集》、《中国小说史略》、《王贵与李香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家庄的变迁》、《白毛女》、《阿诗玛》等英文版,以及《鸟》(阿里斯多芬)、《奥德修记》(荷马)、《牧歌》(维吉尔)、《卖花女》(萧伯纳)等中译本。

杨宪益(右)青年时期与妻子戴乃迭的合影

赵蘅与92岁的和舅舅杨宪益的合影
捐赠前,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陪同赵蘅女士参观了“天下归心”常设展览。当她在留学生宗谱展区看到舅舅杨宪益的名字和资料时,非常高兴,认为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通过收藏展示留学生的历史,展现中国留学生风采,很有意义。她表示,将对舅舅留学时的纪念品、照片等做进一步的整理,以后再捐赠给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