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
用这句开场白来形容在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办会议,再适合不过了。
2017年5月21日,天气静好。上午9点,中国留学生博物馆迎来了包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苏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授们。他们假座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办一个研讨会。
教授们下了车,就被博物馆优美的风光吸引住了。站在桐欣里庭院不舍得进馆,举起手机不停地拍照。


会议组织者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讲,等会儿参观讲解速度稍快一些,我们研讨会的时间要充裕一些。哪知道一位教授接过话题,说:“讲得慢一些没关系的,了解中国的留学生历史,也是很好的一个内容。”
参观时,他们边听,边讨论,边和讲解员互动,果然用了不少的时间。

参观结束后,教授们走进会场,开始研讨。研讨的时间也不短,一直到了中午。
小编在此说一句,参观和开会,真的是没有冲突的。凡是选择到留学生博物馆来开会,参观总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时候,这个环节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因为有了这个环节,才会选择到留博来开会。

参加研讨会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宋彩萍向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捐赠一本她写的专著《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书中多处谈到回国留学生对中国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所产生的诸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