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举办的“祖国记忆——积极抗战的中国留学生风采”专题展览开幕。

开幕式由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执行馆长李欣欣主持。
松江文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春雷为开幕式致词。她说,抗战中的中国留学生是令人钦佩的一个群体,本次专题展览充满了正能量,必将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能够激发青年学生蓬勃的爱国情。同时,她对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多年来在举办展览、为留学生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李栋樑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说,作为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人士组成的民革,我们崇敬和自豪的先辈们,大多与硝烟炮火相连。这次展览中,有9位入展者是民革留学生党员前辈,他们有的是工程技术专家,有的是经济学家,有的则是情报专员,密电码专家,为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指出,此次专题展览不仅是对推动、深化抗战历史的多角度呈现与研究,更是一种对抗战前辈的最好的纪念,希望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展览,让社会大众充分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全国人民是怎样不分党派,不分地域,同仇敌忾,奋起抗争的。我们更希望通过展览反思战争伤痛,牢记历史教训,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团结一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马银芳,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孙女、全国政协委员、静安区侨联副主席冯丹龙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揭幕。
来自民革基层组织的党员,关心、支持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发展的领导、同仁、留学生、大学生、市民朋友和新闻媒体参加了开幕式并一起参观专题展览。民革党员们还在国旗下合影留念。
此次专题展览包括两大展区。在第一展区中,入展的积极抗战的回国留学生有共产党员,有国民党员,也有民主党派,他们是积极抗战的回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第二展区中,参展的作品有书法、中国画等,创作者有留学生,有抗战时期积极抗战的留学生的后代,也有关心支持中国留学事业的各届人士。冯丹龙意临祖父冯玉祥将军的书法作品《还我河山》入展作品之一。(桐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