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祖国记忆——积极抗战的中国留学生风采"专题展 -- 冼星海

冼星海 简介

    广东番禺人。1929年赴法国留学,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创作《战歌》、《流民三千万》、《救国民革命军歌》等抗战歌曲。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宣传抗日,后去武汉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其间创作歌曲有《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
    1939年创作《黄河大合唱》,1940年赴苏联考察,因交通中断未能回国。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1938年5月,冼星海(中)与钱韵玲为《最后一滴血》拍摄外景时合影留念

20世纪30年代末,冼星海(右)与华君武(左)、音乐家盛家伦(中)在延安桥儿沟鲁迅艺术文学学院的合影

1939年,冼星海在延安指挥抗大学员唱《黄河大合唱》

1939年5月,田汉(右)与冼星海(左)在苏州洞庭西山合影

1949年建国前夕,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委会演出委员会组织印制的《黄河大合唱》曲谱,是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文艺演出所用的曲谱

《青年进行曲》是同名电影《青年进行曲》的主题曲,由冼星海作曲,田汉作词。电影首映于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对鼓舞抗日斗争的热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图为该曲曲谱

   

 

返回 专题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