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祖国记忆——积极抗战的中国留学生风采"专题展 -- 孙立人

孙立人 简介

    安徽舒城人。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留学美国。1924年获美国普度大学工程学士,1927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后投身中国国民党军界,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军训队队长、卫戍警备队上校团长、税警团团长。
    1937年10月率部参加淞沪抗战,与日军血战两周,在周家桥破坏日军机械化橡皮桥,七次击退强渡苏州河的日军,在蕰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负伤。1938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1941年任中国远征军三十八师师长,入缅作战,取得数次大捷。他指挥的仁安羌大捷是盟军在第一次入缅战争中的唯一一次胜利,击败日军4000余人,以少胜多为其赢得国际声誉。1943年再次率军入缅北反攻,连战皆捷。在两次入缅作战中歼灭日军三万三千余人,是抗日战争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 " 丛林之狐 " 、  " 东方野战之狐 " 之誉。美国罗斯福总统亦授予他 " 丰功 " 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1944年升任驻印军前敌司令官兼新编第一军军长。抗战胜利后赴欧洲考察,回国后接收广州。1947年抵台湾。

1921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前身),只有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参加,东道主中国队经过激战,以30-27击败菲律宾,又以32-28击败日本,获得本届运动会篮球冠军。这是中国在世界大赛中第一次获得的篮球冠军。当时,中国篮球队的主力后卫,便是孙立人(前排右一)

1947年4月24日,包括新一军在内的入缅作战的将士们在长春召开追悼缅甸阵亡将士大会。(右一为孙立人)

1944年,八莫战斗,孙立人(右一)和美军司令官索尔登(左一),38师长李鸿(左三)视察八莫战场

1943年,新编第1军军长孙立人(左)、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中)与新编第6军军长廖耀湘(右)在缅北战场上一起研究作战计划

 

返回 专题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