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低碳饮食?这里所说的“碳”,不是碳水化合物的“碳”,而是二氧化碳的“碳”。食物有高碳和低碳之分。在食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耗能低、排放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少的就可称之为低碳食物,反之,就是高碳食物。
我们所吃的食物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劳动方式、消耗各种资源,种植、饲养而生产出来的。有研究表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比谷物类食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更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更多。
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饮食呢?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素食,主要是指蔬菜、瓜果等不含动物成分的食物,不仅是低碳食物,而且富含各种有益于人身体健康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肉食主要来自于畜牧业,一则需要大量的土地,成为砍伐森林的重要因素之一,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二则饲料的生产、化肥和动物粪便的分解、动物产品在冷冻、处理和运输过程中燃料的使用等,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已超过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处于第一位,占18%。
据调查数据显示: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的诞生,一般会伴随着44克二氧化碳的排放,生产等量的瓶装水、桶装水,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制作普通白开水的1500倍和500倍。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瓶装水消费国,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要经过取水、加工、运输、销售、空瓶回收等环节,加之瓶子、易拉罐、纸箱、塑料袋等包装物的生产与运输,耗费的资源和能源要远远高于白开水,是名副其实的高碳饮水。 应尽量少喝瓶装水,养成随身携带水杯饮用白开水的好习惯。
在超市中购买的食品绝大多数都有外包装,包装材料包括塑料、纸、铝制品等。在这些包装材料中,铝制材料是生产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每生产1千克铝制材料会排放24.7千克二氧化碳。每生产1个塑料袋也会排放0.1克二氧化碳。每使用1千克的包装纸,将排放3.5千克二氧化碳。据统计,一线大城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就占约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虽然生产塑料袋的碳排放量很小,但塑料袋使用量极大,积少成多,总的碳排放量不可忽视。而且,塑料不易分解,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次性筷子不仅浪费大量木材,其生产还需要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漂白后又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冲洗,浪费珍贵的淡水资源,水煮后的污水严重污染环境。很多筷子制造者为节约成本,会忽略漂白后的水煮,虽然减少了污水排放,但导致筷子重金属严重超标,二氧化硫很容易固至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疾病。
返回 专题展首页 >>
版权所有: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茸梅路1177弄桐欣里七号院。 电话:021-57611172 传真:021-57612072 邮箱:info@fecm.cn 沪ICP备12018321号 公安部备案号 310117020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