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低碳化生活——地球更美好 科普专题展览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类生活造成了空前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彻底的防控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武汉“封城”,中国多个省市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各国的大城市相继采取了限制人群聚集等措施,人类的生活方式发展重大变化。

疫情让人类活动的减少,没有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于是,全球碳排放大幅度下降,威尼斯河水清澈见底,印度居民30年来首次在家中看见喜马拉雅山……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疫情在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研究人员对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碳排放量的详细调查,覆盖全球85%的人口和97%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显示,和2019年相比,2020年4月全球日均碳排放量下降了大约1870万吨,降大约是17%。

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中国城市的二氧化氮污染在2020年平均下降了40%,PM2.5下降了35%。新冠肺炎影响最惨痛的武汉,2020年1-2月二氧化氮污染几乎消失。武汉全面封城的10周里,2月和3月的空气质量达到了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最清洁水平——PM2.5平均浓度(µg/m³)分别为36.8和32.9。

印度疫情期间采取了封锁和隔离措施,85个城市在封锁的第一周空气污染程度显著缓解,截至2020年4月初,空气质量指数已提升33%。德里PM2.5浓度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孟买PM2.5水平较2019年下降34%。许多印度北部地区民众在社交网络上发图说,他们30年来首次从家里看到了喜马拉雅山脉。


意大利政府于3月8日宣布封城以来,威尼斯水城几乎空无一人。图像显示,封城措施对威尼斯的水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威尼斯人纷纷在网上晒出照片,在原本都是沉积物的泻湖中,看到了鱼和天鹅,威尼斯的河水变得清澈见底。


中国的大熊猫跑到山下的公路散步遛弯,日本奈良的小鹿徒步2公里到奈良市中心觅食,泰国中部华富里的猴子到处游荡找吃的,意大利的野猪在无人的街头闲逛,智利的野生美洲狮在停车场溜达,英国的山羊吃起了路边的绿化,加州的郊狼走出山谷在步道上漫步,浣熊在垃圾桶里肆意翻找食物……

 

 

 

返回 专题展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