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低碳化生活——地球更美好 科普专题展览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我们经常忽略的一个实际情况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低碳建筑目前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建筑的外衣要让室内冬暖夏凉,建筑空间不仅要有人造光源、温控设备,更要保持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光源和自然通风。对于建筑,我们虽然做不到零碳,但一定要坚持低碳。

建筑是活的,是适应地理和气候的一个活的生命体,就像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低碳建筑设计要考虑当地鲜明的气候特征、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满足低碳环境调和与人类居住舒适的双重需求。


建筑外墙和屋面构成了建筑的外衣,建筑穿上保温外衣,可以有效减少进入室内的空调负荷,减低建筑用能量,进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建筑外窗满足人们对采光、日照、通风、观赏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其保温、隔热、隔声性能,有足够的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强度,是建筑节能的重要考虑对象。

建筑照明要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手段,比如广泛使用LED节能灯、声控灯、光控灯等,更应该更多地使用天然光源,通过建筑设计巧妙地使光线进入室内并合理分布,节约照明用电。

零能耗建筑有几种形式:独立的零能耗建筑、收支相抵的零能耗建筑、包括社区设施的零能耗建筑。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节约建筑用能,二是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片面依赖高技术堆砌的零能耗建筑案例,不具备推广价值。

 

 

 

返回 专题展首页 >>